針對一餐飲店外賣未封簽,日前,南京市秦淮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下達當場處罰決定書,責令改正并給予警告,而這也是南京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對外賣商家未使用“食安封簽”開出的首張警告罰單。
因為未使用“食安封簽”,這家外賣商家被責令改正并給予警告,這是對法規(guī)的嚴格執(zhí)行,也是對食品安全的嚴肅捍衛(wèi),這張警告罰單,具有多重積極意義。
外賣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普遍接受的一種用餐方式,但是這種現象也存在著一些食品安全隱患,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在送餐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風險。之前一些地方爆出外賣員往食品中吐口水等現象充分暴露出“食安封簽”執(zhí)行和落實的漏洞,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漏洞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設想。這樣的情形下,“食安封簽”就應運而生。
因此,很多地方都將“食安封簽”作為外賣食品安全的硬性舉措,出臺了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比如,《江蘇省食品安全條例》第七十六條就規(guī)定,對配送的直接入口食品,入網食品經營者未使用封簽或者具備封簽功能的食品包裝物予以封口的,由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南京市市場監(jiān)管局還制定發(fā)布了《餐飲外賣一次性封簽使用規(guī)范》的地方標準,對“食安封簽”進行具體的規(guī)范和要求。但是這家外賣商家卻沒有嚴格落實封簽制度,不僅違反了相關規(guī)定,還給外賣食品安全造成了很大危害,是對消費者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極大漠視。
對于這種行為,相關部門快速出擊,依法執(zhí)法,下達警告罰單,無可厚非,是對違規(guī)行為的及時干預和糾正,也是一次生動的普法教育,再一次證明,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是底線,任何投機取巧的行為都不會得逞,任何漠視食品安全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外賣未封簽”首張警告罰單開了先例,但是維護食品安全卻不能停留在個例上,在現實中,針對“食安封簽”的處罰并不多見,這就需要相關方面應該加強對“食安封簽”落實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守牢食品安全的關鍵一環(huán),讓警告和罰單成為維護食品安全常態(tài)化舉措。
當然,除了開具警告罰單,相關部門還應該將涉事外賣商家列入重點監(jiān)控對象,對其制作食品的過程進行監(jiān)督檢查,因為對小小的“食安封簽”制度都不能落實的商家,其制作食品的食材和過程安全也值得質疑和追問。(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劉劍飛)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fazhi/show-124-34179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