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向前
“對求職者來說,需要把心態(tài)調整好,在面試開始時深呼吸幾次,緩解緊張情緒,從容回答面試官的問題,爭取拿到好成績。”8月13日下午5點,面試完當天安排的最后一名求職者,張真玲和記者聊起面試訣竅。
身為鄭州市現代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院的一名專業(yè)面試官,張真玲經常參與用人單位招聘面試,通過觀察、傾聽和提問等手段來研判求職者能力高下,幫助用人單位招到優(yōu)才良才。
張真玲說,面試主要是通過與崗位相關的一系列問題,來考察求職者的專業(yè)知識、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和應變能力等。因此,求職者面試前應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招聘單位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想清楚對職業(yè)的選擇傾向。
今年以來,已有20余萬名求職者通過鄭州市現代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院搭建的筆試、面試就業(yè)渠道奔向就業(yè)市場,張真玲在面試中見證了這個群體中一些求職者的精彩表現,也看到了不少求職者的失誤、沮喪。
成功者成功在哪里?失誤又會是什么?張真玲參與的面試多是結構化面試,她介紹,結構化面試多考察求職者的綜合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認知深淺等。比如,在自我認知面試題上,面試官主要觀察的是求職者對應聘崗位認識是否到位、動機是否端正、強烈,對自身能力、素質評價是否客觀真實,是否具備開展崗位工作的相關能力。
“那些面試中成功的求職者,都是在面試中能夠有邏輯地回答的人。”她說,有些求職者因為壓力大、心態(tài)焦灼,面試中一旦遇到挫折或細小的突發(fā)事件就反應過激,這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在等待采訪張真玲時,一名候場面試者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參加過多次面試了,但面對本場面試仍然緊張,總覺得心里沒底。針對這種情況,張真玲建議,求職者在面試中一定要保持自信,放平心態(tài),回答問題不拖泥帶水,面試結束后要及時總結,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不足之處,即使沒有成功也要為今后的求職積攢經驗。
把促進青年人特別是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對青年群體的就業(yè)服務是我省就業(yè)政策中的重要內容。熟知政策的張真玲說,廣大求職者可以到屬地公共就業(yè)人才服務機構尋求幫助,填寫求職意向和服務需求,及時獲得崗位信息、求職培訓等公共就業(yè)服務,也可以有意識地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進行模擬面試,精準彌補個人能力短板。
另外,她在參加我省一些地方用人單位的招聘時發(fā)現,一些市縣級單位推出的招聘崗位,時不時有被取消的情況出現,原因主要是報名應聘人數與招錄人數達不到一定比例,滿足不了招聘條件。在此,她想對求職者說:“求職中要對自身整體素質和發(fā)展方向認知到位,在就業(yè)道路上不一定非要盯著大城市,到基層照樣能工作精彩、人生出彩。”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263-29749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韓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