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文化和旅游部自五月起在全球多個國家同步舉辦“茶和天下·雅集”系列活動,多地聯動,傳播中華茶文化。
圖為“茶和天下·豫見洛陽”雅集空間。
5月15日,“茶和天下·豫見洛陽”雅集在大阪中之島美術館隆重開啟。首日活動吸引了眾多中日文化與旅游界嘉賓參加,包括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副總領事魏有美、中國駐大阪旅游辦事處主任馬曉琛、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李振刊,中之島美術館館長菅谷富夫、全日本煎茶道聯盟會長兼黃檗宗大本山萬福寺管長近藤博道、日本茶道石州流宗家片桐貞明家元,以及全旅協大阪府旅行業(yè)協會會長吉村實等。此外,還有百余名熱愛茶文化的日本友人共同見證了這一盛會。
圖為中日兩國文旅界、各茶道流派嘉賓出席開幕式。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李振刊在開幕式致辭中推介洛陽文化旅游時表示:洛陽是唐詩的故鄉(xiāng)、茶道的發(fā)源地,更是中日文明對話的重要歷史見證者。此次以“茶和天下”為主題舉辦雅集,既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在新時代續(xù)寫文化共鳴。他誠摯邀請日本各界攜手共建交流平臺、拓展合作市場、共享發(fā)展成果,希望通過茶文化結交友誼,以文化推動旅游,共同開啟“茶和天下·豫見洛陽”的嶄新篇章。
圖為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李振刊局長致辭。
本次“茶和天下·雅集”走進十三朝古都洛陽,于唐風古韻中開啟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雅集空間設計巧妙融合了龍門山的剪影與洛陽特色詩詞紗幔,彰顯了中式美學的詩意表達與深厚文化底蘊。觀眾仿佛置身千年古都,在沉浸式視覺體驗中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完美交融。舞臺中央高懸應天門垂幕,燈光營造出盛唐宮城的氛圍,為整場活動增添莊重典雅之感?,F場還融入了河圖洛書、宮樂圖、圍棋等中華文化符號,打造出極具“洛陽”特色的雅集韻味。
圖為白居易和盧仝。
本次特別創(chuàng)編的主題演出《白居易的春日茶會》以白居易與茶及友誼的故事為核心,通過詩意化的舞臺表現,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大唐文人的風雅生活。演出以“三道茶”為線索,依次呈現牡丹花茶、盧仝煎茶和宮廷唐茶三大篇章,借助詩意敘事和濃郁唐風的舞臺設計,將茶會的三個階段巧妙串聯,營造出雅致而富有文化韻味的藝術氛圍。
圖為試飲牡丹迎賓茶。
演出間隙,雙人舞蹈《龍門金剛》驚艷亮相,舞者以剛柔并濟的姿態(tài),生動演繹唐代石刻中金剛力士與飛天仙子的神韻,仿佛盛唐石壁上的形象躍然舞臺之上。宮廷唐茶環(huán)節(jié)則展現了14件依出土文物一比一復刻的宮廷唐茶器,采用陸羽《茶經》中記載的煎茶古法,真實再現了盛唐茶禮的雅致與風華。
圖為《龍門金剛》舞蹈。
整場演出融合古典舞蹈、吟誦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以茶為媒介,以詩為線索,生動呈現大唐文人雅集的日常生活,展現唐代茶文化的精神風貌與東方禮儀美學,突出此次雅集“唐詩唐茶”的核心主題。觀眾在賞茶、品茶、觀賞茶藝的過程中,仿佛身臨其境,深切體悟“茶中有禮、茶中有情、茶中有境”的豐富內涵。
圖為按照出土文物一比一復刻的唐宮廷茶器。
本次雅集融合了豐富的洛陽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呈現出一幅春日風雅的地域文化畫卷。展臺上靜置著唐三彩與函關窯瓷器,與舞臺布景相得益彰,彰顯了洛陽作為千年古都深厚的藝術底蘊。觀眾還可親手參與“牡丹花香牌”的手作體驗,以花入香、以香成禮,感受傳統禮儀之美;亦能動手復刻洛陽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鑲嵌獸面紋青銅牌飾,親歷夏代文明的悠遠光輝。
圖為客人體驗制作綠松石銅牌。
活動特別設有“漢服換裝體驗區(qū)”,邀請嘉賓穿上唐代服飾,沉浸式體驗春日茶會的雅致風情,仿佛穿越回千年前洛陽貴族文人的詩意茶宴,感受那份獨特的風雅與韻味。
圖為日本客人體驗漢服。
為期四天的“茶和天下·雅集”將主題茶會、非遺展示與沉浸式體驗巧妙融合,于暮春時節(jié)的日本大阪,呈現出一幅立體、多元且溫潤的盛唐畫卷。通過多維度的藝術表達,向世界傳遞“以茶會友、以茶言和、以茶通心”的深厚文化精神。
圖為眾人行唐代插手禮。
“茶和天下·豫見洛陽”雅集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中國駐大阪旅游辦事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及洛陽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日本文化廳提供支持。(楊佳欣)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263-35442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