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夢媛
又是一年旅游旺季,暑期7、8月份不止是國內的旅游熱,更是全球各地的旅游熱門時間段,可別以為“人山人海”的情景只出現在國內,其實放眼其他國家,在這個時間段旅游同樣也有諸多尷尬境況。當旅游熱撞上人力短缺、罷工、高溫等因素,世界各國居民們的夏季旅游還能那么舒服嗎?
疫情可同意?
各國亮出“殺手锏”重振旅游業(yè)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續(xù)了三年,為了刺激消費、重振旅游,各國政府都放出了“殺手锏”。
泰國,這個以旅游業(yè)為支柱產業(yè)的國家,在疫情第三年,決定徹底打開國門迎接游客。2022年6月,泰國疫情管理中心宣布:自7月1日起,泰國所有飯店和餐館正常營業(yè),所有娛樂場所正常營業(yè),所有戶外非擁擠場所都可自愿選擇是否佩戴口罩(風險群體、確診人員及高風險人群除外),所有公共場所也都取消了體溫檢測措施(高風險及疫情暴發(fā)地區(qū)除外),一再放寬的旅游防疫措施,讓泰國頗有一種“不管疫情來不來,游客得先來”的態(tài)度。
與此同時,泰國還宣布全面終止外國游客的泰國通行證系統(tǒng),境外游客入境泰國前再也不需要申請?zhí)﹪ㄐ凶C,即除了必要的護照和簽證,游客只需要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72小時核酸檢測證明就行。甚至,即使沒有接種疫苗也沒有核酸檢測證明,游客也可以去泰國,只要在機場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他們就能來去自由。
泰國旅游和體育部長皮帕對取消泰國通行證的政策表示了支持,他認為此舉可以增加游客量,還可以振興經濟。2022年前四個月,泰國的游客量只有可憐的110萬,雖然整體呈現上升趨勢,但要知道泰國2019年的入境游客足有3900多萬人次。原先泰國政府預計2022年會有1000萬游客量,但前四個月的成績實在太差,泰國政府只好放開手腳。皮帕估計:“一旦泰國通行證被取消,我相信每天的游客人數將增加到約3萬人次。今年晚些時候,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到4萬-5萬人。”
皮帕的預測很準,泰國7月的每日游客量持續(xù)增長,超過了預計的3萬人次,最高甚至達到了4.7萬人次。
日本也放寬了防疫政策,為了重振旅游業(yè),日本將對來自低、中和高風險國家的游客分別采取不同的防疫政策,低風險地區(qū)和國家的游客在持有護照和簽證的前提下,只需要提供登機前72小時內的核酸陰性檢測報告,入境日本即可免抵達檢測、免隔離,但所有入境游客都要以有導游陪同的團隊游方式入境。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價日本的開放政策為“半開放并不是開放”。根據日本移民服務廳的數據,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間,日本只接待了約1500名休閑游客——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
紐約的公共關系專業(yè)人士梅麗莎·穆西克去東京旅游過6次,今年卻換了旅游目的地,她覺得日本的防疫政策限制太多了,比起跟團游,她更喜歡自由行,所以她選擇了韓國。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在今年6月8日宣布所有入境人員無論是否接種新冠疫苗、不分國籍,當天起一律免隔離,韓國開始重新發(fā)放旅游簽證,同時恢復了濟州島免簽入境政策。
但由于疫情反彈,韓國在7月又縮緊了防疫政策,宣布從7月25日起,韓國將加強針對海外入境人員的檢疫措施,如果在入境被檢測出新冠陽性,需要隔離7天。
據《紐約時報》6月14日報道,拜登政府最近也決定取消對國際航班檢測新冠病毒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打算踏出國門,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混亂可能會加劇。
“僧少粥多”
人手短缺讓歐美旅游業(yè)陷入混亂
比起亞洲地區(qū)的游客,歐美地區(qū)的游客在這個夏天可能不太好受,因為當他們抵達機場,可能要面對的是長時間的延誤、航班取消或者行李丟失;面對突如其來的旅游業(yè)回暖,機場和航空公司沒來得及招聘員工,完全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
在今年6月上旬,歐洲主要的幾個機場每天都有數百個航班被取消和延誤。倫敦希思羅機場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是重災區(qū),部分乘客甚至在機場安檢處排了六個小時的隊,等待辦理登機手續(xù)的乘客從候機樓一路排到停車場。28歲的伊莉莎·格拉斯就一腳踩進了這個“報復性旅游的陷阱”,在6月初,伊莉莎到了希思羅機場才發(fā)現飛往多倫多的航班被取消了,她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到處都是困惑和沮喪的人,沒有任何通知。我兜了一個小時的圈毫無所獲,最后坐在行李箱上哭了。”
在美國,機場和航空公司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天氣惡劣和疫情反復等問題,乘客等待時間變長、飛機延誤和航班取消的問題頻頻出現。航空數據網站Flight Aware的數據顯示,航空公司在5月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期間取消了2800多個航班,共有20644架航班延誤。為了應對“報復性旅游”難題,包括達美航空公司、捷藍航空公司和精神航空公司在內的幾家航空公司都在減少夏季航班,以防止進一步的航班中斷。
是什么導致了機場的混亂?主要原因還是人力短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機場和航空公司解雇了數萬名工人,現在旅游業(yè)回暖了,許多人已經找了新工作,沒找到新工作的也嫌棄機場工資低還要加班,都不愿意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機場即使招到了新員工,還要緊急培訓,特別是飛行員和機場保安人員這類需要很長培訓時間的工種,根本來不及在夏季旅行高峰期把崗位空缺填上。
于是,當大量歐美游客傾巢出動,結果到了機場全都傻眼了——機場人雖然多,但全是游客,找不到工作人員。
吉內瓦維·弗里德曼在亞馬遜公司從事風險管理工作,她是滯留在歐洲機場的眾多旅客之一。原本,她應該在6月20日從布拉格飛往布魯塞爾,但卻在19日晚上11點收到了航班被取消的通知。“令我沮喪的是,沒有人幫助旅客。航空公司說:‘我們無法幫助你,我們無法解決如何幫助你的問題,我們無法為你提供時間表。’”弗里德曼接著說道:“你不僅被困在另一個國家,航空公司也沒有工作人員給你指引,他們無法幫助你回家。”
鑒于游客有可能碰到的混亂局面,專家建議提前三到四個小時去機場排隊,對美國到歐洲的游客建議盡量選擇直達目的地的航班,免得在中途轉機航班取消或者錯過飛機,被迫換個旅游地。
機場人員短缺也會導致行李運輸延誤,有的游客可能要一周后才拿到行李,所以部分旅行社也建議游客最好別托運,實在要托運,請務必隨身攜帶旅行前幾天要用的必需品。22歲的美術生埃斯拉·托帕石深受其害,她6月從巴黎飛倫敦,航班延誤了5個多小時,落地了行李一直沒到,她催了航空公司三天,行李才到家,但里面的奶酪和其他易腐物品已經全壞了。她下飛機那天在機場等了很久都沒找到自己的行李,問航空公司,他們也不知道她的行李去哪兒了。
荷蘭旅行社及旅游運營商協會主任弗蘭克·奧斯塔姆對這場混亂評價道:“這是一種恥辱——對旅行者、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來說是一種可怕的狀況,也是規(guī)劃糟糕的結果。”
歐洲交通業(yè)大罷工
出行陷入停滯,游客體驗“不友好”交通模式
新的工作人員還沒上崗,老員工又開始罷工——今年6月,歐洲多地舉行了罷工,工會要求機場和航空公司改善機組人員的工作條件并提高工資,以此減輕通脹飆升的負擔。
如果說人力短缺是機場混亂的主要原因,那么罷工就是加劇航班市場動蕩的不確定因素,航空公司的大規(guī)模罷工致使歐洲各國取消上百個航班,而英國6月份爆發(fā)的罷工潮更是導致鐵路系統(tǒng)幾近癱瘓。
6月8日,意大利瑞安航空、馬耳他航空和CrewLink航空的飛行員和空乘人員宣布從10點到14點舉行4個小時的全國罷工,這讓進出意大利各大機場的360多個航班被取消,約4000名乘客受到影響。據意大利安莎通訊社(ANSA)報道,這次罷工將只是影響整個夏季一系列罷工行動中的第一次罷工。
巴黎戴高樂機場在6月9日遭遇罷工,取消了100多個航班,此次罷工由包括法國總工會等在內的巴黎戴高樂機場工會組織呼吁,要求機場給所有機場工作人員每月加薪 300 歐元(約合人民幣2075元)。
不僅天空對游客“不友好”,陸地也加入了這個行列。7月27日,英國約4萬多名鐵路職工和14家火車運營公司進行了24小時罷工,導致全國只有20%的火車運營,一些地區(qū)當天全天無火車運營。
這是英國全國鐵路、海運和運輸工人工會最近以來舉行的第4次罷工行動,之后再次因工作崗位、薪酬和工作條件等問題與英國政府進行了談判,但談判又失敗了,英國機車工程師和消防員協會在8月13日再次罷工24小時,9個公司的火車司機參加罷工,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多地的交通服務中斷。
這次罷工恰好撞上英國布里斯托8月12日的熱氣球節(jié),許多游客為了不撞上8月13日的罷工,都選擇在布里斯托再住一晚或者當天購買回去的火車票,然而當地酒店因為熱氣球節(jié)房價上漲,部分晚間火車延誤導致直接撞上罷工,很多人又不得不選擇坐幾個小時的大巴車回倫敦,再從倫敦轉火車回家。這次鐵路罷工是近年來英國爆發(fā)的最大規(guī)模的鐵路罷工,鐵路系統(tǒng)幾近癱瘓。
繼鐵路罷工后,英國的郵政工人也宣布他們將在8月26日和31日,以及9月8日和9日進行罷工,有11.5萬名皇家郵政工人參與,屆時,英國郵政服務將全面陷入癱瘓,信件和包裹將無法送達。
旅行撞上高溫
歐洲各國度假景區(qū)迎來“火災考驗”
今年全球各地罕見的持續(xù)高溫也讓各國的游客吃盡了苦頭,旅游加上高溫,一時分不清是當地人更熱情還是當地溫度和景區(qū)更“熱情”。
7月18日,英國溫度飆升,盧頓機場的一段飛機跑道因高溫而發(fā)生損壞,這讓航空公司被迫推遲或改變航班。盧頓機場不是英國唯一受高溫影響的機場,據天空新聞報道,就在同一天,由于高溫,英國最大的空軍基地——布萊茲諾頓空軍基地的跑道都“融化”了,英國皇家空軍只好啟用其他替代機場。不僅是飛機,軌道過熱也讓英國多地的火車線路被延誤取消。
今年的異常高溫讓歐洲部分地區(qū)火災發(fā)生的時間比往年都有所提前,截至當地時間7月16日,法國西南部地區(qū)的森林火災已持續(xù)近一周,近1.4萬人被疏散。受到風向影響,發(fā)生在法國拉泰斯特德比克的大火已經蔓延到海灘,連歐洲最高的沙丘——皮拉特沙丘都受到了影響,法國當局立即關閉了海岸線的公共場所,一萬多名旅客被迫撤離。
7月18日,一輛火車正從西班牙的馬德里開往費羅爾地區(qū),但薩莫拉地區(qū)的火災讓它停了下來,乘客弗朗西斯科·西恩·佩雷斯拍攝了照片,并上傳到推特。從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鐵軌兩側的植被都在起火燃燒,濃煙滾滾,煙炎張?zhí)??;叵肫甬敃r的畫面,佩雷斯仍心有余悸,他告訴美聯社:“火勢蔓延得太快了,真的很可怕,眨眼之間,就有新的地方著火。天突然黑了,我甚至能在車廂聞到煙味。”
“報復性旅游”
高溫、罷工和航班取消都不能阻止瘋狂的心
盡管如此,歐洲的旅游人數還是在每天激增中。部分歐美國家在7、8月都有高溫假期,大量游客涌入了旅游城市。2021年8月,瑪麗亞·布法諾給意大利某新聞網站寫了一封信,稱自己在五漁村的旅行非常糟糕,她形容五漁村有“噩夢一般的人流量”,明明只有幾公里的路卻要走30到45分鐘,而且私家車不能進入景區(qū),整個五漁村只有一列火車進出,整個火車上都是人,還都沒有戴口罩,火車上也熱得要命。
雅典與意大利一樣,都是熱門旅游城市。Internova旅游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彼得·弗利塔斯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提到當地時間7月19日雅典發(fā)生的森林火災:“在酒店都能聞到火燒過的煙味,有時候還要關上房門來防灰塵,但雅典的生活還在照舊。晚上的酒館仍然客滿,出租車司機也很忙,希臘正在經歷歐洲其他國家也在經歷的情況——大量游客不斷涌入。”
由于想出去玩的愿望過于強烈,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們也不愿意取消他們的行程,開始努力調整自己的旅行計劃,來跟上旅游的節(jié)奏或者適應高溫帶來的影響。In the Know Experiences(簡稱ITKE)的總經理凱倫·麥吉表示自己的公司從7月中旬開始就不斷接到客戶的電話,詢問是否可以更改旅行計劃,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有客戶取消了去意大利托斯卡納的行程,轉去西西里島,畢竟至少在西西里島他們還能吹吹海風。
阿扎里亞旅游公司創(chuàng)始人阿扎里亞告訴《紐約時報》:“客戶想從高溫城市轉去一些海濱城市,因此像哥本哈根和阿姆斯特丹這種他們原來不會選擇去的城市反而成了目的地。”但盡管如此,公司還很少接到取消訂單的請求。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33-27741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