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磊
夏季隨著氣溫升高,熱邪會耗損人體正氣。氣虛體質,特別是患心臟基礎病的人群,易出現(xiàn)心氣虛證,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疲勞、面色淡白和脈細弱等。依據“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養(yǎng)生原則,心氣虧虛者,此時宜補益心氣,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久曬和體力過度消耗。
夏屬“火”,火邪傷津。汗為心之液,人體在高溫下出汗增多,氣隨津泄,易有咽干口渴、精神倦怠等氣陰兩虛表現(xiàn)。此時宜關注補水生津、滋養(yǎng)氣陰。除了飲用溫開水,還可搭配西洋參水、馬蹄蘆根水、烏梅姜柚茶、蓮藕汁、番茄汁等,清涼解熱,生津止渴。
南方多雨濕熱,應避免濕氣郁積。在補水的同時,需防止?jié)裥胺簽E,出現(xiàn)腹瀉、濕疹、筋骨關節(jié)痛等病證。綠豆冬瓜湯、赤豆茯苓湯、絲瓜薏米湯、扁豆山藥粥等都適合夏季食用。豌豆香菇炒牛肉、木瓜燉鯽魚等食品,補氣除濕,和中舒筋,適合腰腿乏力、抽筋、風濕痹痛者食用。
中醫(yī)稱胃為“水谷之海”,此“海”宜通不宜滿。補氣藥食多甘平或甘溫,可選擇生曬參(或黨參)、黃芪、紅棗、桂圓、靈芝、雞肉、牛肉、糯米、核桃等食材加以搭配調養(yǎng),如黨參汽鍋雞、黃芪桂圓粥、靈芝紅棗湯、核桃人參湯等,有補益心氣、養(yǎng)血安神功效。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108-32704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