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在太原市開化寺古玩市場3樓迎澤區(qū)美術館,一組總長600米、展現八百里巍巍太行的山水畫卷驚艷亮相。 王惠琳 攝
中新網太原1月11日電 (記者 王惠琳)11日,在太原市開化寺古玩市場3樓迎澤區(qū)美術館,一組總長600米、展現八百里巍巍太行的山水畫卷驚艷亮相。這組畫卷的作者是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的青年畫家張丁丁。
這組名為《八百里太行》的焦墨畫卷,總長600米,寬50厘米,每一百米為一卷,共6卷。畫風古樸渾厚、筆墨蒼勁深沉,將八百里太行的巍峨俊秀展現得淋漓盡致。
家鄉(xiāng)左權的麻田山水,河南林州的紅旗渠、河北的朝陽溝、娘子關、盂縣藏山、平順的江南水鄉(xiāng)……沿太行的美,都被張丁丁納入畫卷中。
這組名為《八百里太行》的焦墨畫卷,總長600米,寬50厘米,每一百米為一卷,共6卷?!⊥趸萘?攝
“太行的美,蒼勁、露骨。”張丁丁告訴記者,之所以選用焦墨這種國畫中的枯筆技法,是因為他想更好地表現太行山巖石的質感和棱角。“對我來說,這是最恰當的表現方式。”
1981年,張丁丁出生在太行山腳下。7、8歲時偶遇一位騎自行車環(huán)游中國的學者,聽他講述一個人的行走經歷,張丁丁的心里從此也埋下了“走出去”的種子。加上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和鼓勵喜愛畫畫,一邊走,一邊畫,成了張丁丁孩提時便有的夢想。
2002年,喜愛山水的張丁丁有了行走太行的念頭。
家鄉(xiāng)左權的麻田山水,河南林州的紅旗渠、河北的朝陽溝、娘子關、盂縣藏山、平順的江南水鄉(xiāng)……沿太行的美,都被張丁丁納入畫卷中?!⊥趸萘?攝
“我的家鄉(xiāng)就在太行山下,我深知他有多美。我想把她的美,用我喜愛的方式表現出來。”
搜集資料,手繪地圖,設計線路,從北到南八百里,張丁丁開始了他的太行之旅。
每次出門,少則五六天,多則兩個月,騎壞六輛自行車,踏破無數雙鞋,風餐露宿,睡過山坡和樹杈,吃過青蛙和螞蚱,沒錢就沿途打零工貼補自己……有一次,他騎車從3、4米高的懸崖上掉下去,臉上至今留有傷疤。張丁丁說,最多的時候,一天行走200多公里。遇到美的地方,就停留下來,多畫幾張。
“速寫容易,記錄就行。作畫就難了,要有表現力。畫第一卷時總是不滿意,總是畫完剪掉重新畫,后來慢慢進入了狀態(tài),基本上都是一氣呵成。”張丁丁說。
畫風古樸渾厚、筆墨蒼勁深沉,將八百里太行的巍峨俊秀展現得淋漓盡致?!⊥趸萘?攝
2008年,《八百里太行》初稿問世。2008年至今,張丁丁經常會拿出來精心修飾一番。他說,這組畫卷,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
回想《八百里太行》的創(chuàng)作歷程,張丁丁說,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像自己的人生路一樣,雖然歷經坎坷,但畫畫一直是他不變的堅持和支撐。”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33-17115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