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高靜 趙海洋
“今天咱們不談枯燥的法條,就從身邊的故事說起,聊聊怎么選對朋友。”11月6日,在驛城區(qū)檢察院與軒合社工舉辦的“明辨交友之道,筑牢成長防線”為主題的幫教活動中,檢察干警和司法社工用直白的話語,向幫教對象傳遞正確交友的重要性。
涉案未成年幫教對象大多曾因年少時辨別能力不足,被不良社交圈裹挾偏離正軌,面對“交友”話題,在活動開場,司法社工張小燕以溫和語氣強調(diào)“開放交流、無評判”原則,緩解幫教對象的緊張情緒。在隨后“我的交友經(jīng)歷”微分享中,幫教對象有的談及曾被“朋友”誤導的懊悔,有的說起得到善意幫助的溫暖,簡單的一兩句話,道出了對“好伙伴”的真切期待,也為檢察干警李盼盼和司法社工張小燕后續(xù)的案例分享埋下伏筆。
案例分析環(huán)節(jié),李盼盼結(jié)合辦理過的真實案件讓現(xiàn)場陷入沉思。小馬出獄后本想找份正經(jīng)工作,卻被“朋友”小王以“輕松賺錢”誘惑,再次觸碰法律紅線;小張以為“喝幾杯、玩兩把”是朋友間的放松,卻在呂某的誘導下違反監(jiān)管規(guī)定,收到警告。“他總說‘就一次沒事’,現(xiàn)在想想,那就是把我往溝里推?。?rdquo;一位幫教對象的感慨,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而當張小燕講述小陳的故事時,現(xiàn)場氛圍漸漸明朗:出獄后鄰居老周沒有疏遠他,反而幫他介紹工廠工作,如今小陳不僅成了熟練技工,還主動做起社區(qū)志愿者,生活滿是奔頭。對比之下,李盼盼進一步引導大家:“良友不會讓你碰法律的紅線,反而會在你迷茫時拉一把;損友只會用‘兄弟義氣’‘短期利益’誘惑你,最終把你推向深淵。”
“不是不交朋友,是要交能一起變好的朋友。”核心方法教學中,在李盼盼和張小燕的共同組織下,幫教對象分組對“良友/損友”特征分類卡片進行討論,從“提醒遵守規(guī)則”“助力成長”等良友特質(zhì),到“慫恿碰底線”“拉人沉淪”等損友信號,每一條分類都讓大家對“該和誰同行”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情景模擬環(huán)節(jié),張小燕針對“帶你輕松搞錢”“約你喝酒賭錢”“學技能沒用”等高頻場景,傳授“明確表態(tài)、轉(zhuǎn)移話題、找理由離開”三大拒絕技巧。同時張小燕還進行示范:“我剛出來,就想好好過日子,違法的事我絕對不碰。”簡單直接的表態(tài),讓大家放下顧慮。兩位幫教對象主動上臺演練,一個用“我最近在學電工,想好好考證”轉(zhuǎn)移話題,一個以“得給家人回電話”禮貌脫身,臺下響起的掌聲,是對他們的鼓勵,也是對“學會保護自己”的認同。
活動尾聲,大家拿起筆,在便簽紙上鄭重寫下“未來交友的3個小原則”:“不跟勸我違法的人來往”“優(yōu)先和踏實工作、守規(guī)矩的人做朋友”“有人讓我碰底線,堅決拒絕”……一位幫教對象輕聲說:“以前總怕沒朋友,被人看不起,現(xiàn)在知道,寧可不交,也不能交錯。”
“1個核心——交對的友;2個清單——記清良友和損友的樣子;3個技巧——會表態(tài)、會轉(zhuǎn)移、會離開。”張小燕帶領大家齊聲念出總結(jié),字句鏗鏘。
最后李盼盼再次叮囑:“謹慎交友不是不交朋友,而是交能一起變好的朋友。今后遇到拿不準的社交選擇,隨時可以聯(lián)系檢察院,檢察機關永遠是未成年幫教對象回歸路上的后盾。”
這場活動沒有冰冷的說教,只有檢察干警的真誠叮囑和司法社工的溫暖陪伴。驛城區(qū)檢察院用“案例+互動”的形式,幫助幫教對象擦亮了辨別是非的眼睛,筑起了一道“交友安全線”。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quán)的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880-37012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