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珂 崔璨
“在崗一分鐘、盡責六十秒”,這是駐馬店市公安局經濟開發(fā)區(qū)分局金河派出所輔警馬英杰始終恪守的工作信條。馬英杰,男,29歲,自2018年8月加入公安隊伍以來,先后奮戰(zhàn)于刑事偵查大隊、金河派出所,期間榮獲三級嘉獎1次。從警七年來,他將兒時的“警察夢”化為對基層工作的深沉熱愛,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認真履職、全心守護,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堅守。

忠誠履職,勇當群眾安全的“守護者”
金河派出所轄區(qū)面積廣、流動人口多、重點場所密集,治安形勢復雜,管理任務繁重。2022年3月調入金河派出所案件隊后,馬英杰迅速適應崗位,將刑偵工作中積累的經驗靈活運用到基層工作中。2025年8月,他在值班期間接到某小酒館內聚眾斗毆的警情。趕到現(xiàn)場時,涉案人員已逃離,事件在商圈周邊造成不良影響。為盡快破案,馬英杰主動請纓,協(xié)助民警開展視頻追蹤與研判任務。經過連續(xù)30多小時逐幀篩查,成功鎖定嫌疑人逃跑路線。涉案人員到案后均有前科,且拒不認罪。面對這塊“硬骨頭”,他憑借前期扎實的證據(jù)固定,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逐一出示關鍵證據(jù),最終5名嫌疑人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踐行初心,善做化解矛盾的“貼心人”
“鄰里和睦是福氣,法理之外更有情”。這是馬英杰調解矛盾糾紛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始終堅持“情法相融、換位思考”的調解理念,深入挖掘矛盾根源,用耐心與真誠化解群眾心結。2025年5月,轄區(qū)兩位老人因樓道堆放雜物問題積怨多年,多次爭執(zhí),社區(qū)調解未果。馬英杰接手后,沒有急于評判對錯,而是先后三次上門,與雙方促膝長談,耐心傾聽各自訴求。他從“數(shù)十年鄰里情”切入,講述“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tǒng)美德,同時結合《民法典》“相鄰權”規(guī)定和社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要求,清晰界定法律邊界與公序良俗。最終,兩位老人被他的真誠打動,主動清理雜物,握手言和,樓道恢復整潔通暢。
自調入金河派出所以來,馬英杰累計成功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00余起,每一起化解都為轄區(qū)和諧注入了暖心力量。
心系民生,樂為服務群眾的“暖心人”
“小案不小看,小案連民心”,在馬英杰看來,盜竊手機、電動車等民生案件,直接關系群眾安全感與滿意度。他常對同事說:“寧可不吃飯,也要把嫌疑人找到。”
在協(xié)助辦理此類案件時,他充分發(fā)揮曾在刑偵大隊積累的經驗,依托“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yōu)勢,積極配合開展視頻追蹤、走訪摸排和蹲點守候,始終堅信“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理念。
2025年6月,在協(xié)助民警辦理一起電動車被盜案時,因嫌疑人反偵查意識強,夜間作案時刻意偽裝,案件一度陷入僵局。馬英杰沒有氣餒,憑借“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執(zhí)念,通過對監(jiān)控進行反復比對分析,最終從模糊影像中捕捉到關鍵特征。他協(xié)助辦案組鎖定其活動范圍,經連續(xù)蹲守成功將嫌疑人抓獲,并追回被盜電動車。案件雖小,他卻為此熬紅了雙眼,以實際行動讓群眾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
2025年1月以來,馬英杰共協(xié)助偵破或參與處置各類民生小案100余起,累計處理糾紛、求助等各類警情700余起,以扎實業(yè)績贏得群眾廣泛認可。
七年從警路,一片赤誠心。馬英杰同志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堅守;沒有驚天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耕耘。他如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牢牢扎根在基層社會治理最前沿,以忠誠詮釋初心,以擔當踐行使命。展望未來,這位平凡的輔警將繼續(xù)砥礪前行、在守護平安、服務群眾的路上步履不停,為轄區(qū)安全穩(wěn)定貢獻屬于自己的光與熱。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880-37075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侯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