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黃杰 周甜
近日,在鄭州大學附屬腦病醫(yī)院(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三科,15歲的少女小靜(化名)在家長的陪同下,手捧一面寫有“開導引導教導指導有方,愛心細心耐心用心溝通”的錦旗和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鄭重地交到了兒童青少年心理三科張貝貝醫(yī)師的手中,以此表達對張醫(yī)生及整個科室的感激之情。

在那封手寫的感謝信中,小靜用細膩而真摯的筆觸,深情回憶了自己的治療歷程:“感謝您用雙手為我托起了健康的明天。您的話語和關懷如春風般溫暖,撫平了我的傷疤。謝謝您張醫(yī)生,在我如迷路的羔羊般無措時,您為我指明了一條名為希望的路。您的話如春日中穿過竹林的微風,輕輕拂過我的心弦。”簡單而質樸的文字,卻飽含著小靜對張貝貝醫(yī)生深深的感激與敬意。
再次之前,小靜不僅出現了明顯的抑郁情緒,還伴有自傷行為,情況十分危急。面對這樣一位飽受心靈折磨的少女,張貝貝醫(yī)生深知治療刻不容緩。她帶領團隊為小靜量身定制了一套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采用藥物干預聯合心理疏導的方式,雙管齊下。同時,張貝貝醫(yī)生還積極與小靜的父母進行溝通引導,幫助他們構建家庭支持系統(tǒng),為小靜的康復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小靜的康復不僅讓她自己重獲新生,也讓她的家人喜極而泣。小靜的家人激動地說:“孩子現在能重返校園,還重新開朗起來,與我們的關系也明顯地親近和睦了。真的非常感謝張醫(yī)生,是她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為了表達對張醫(yī)生的感激之情,小靜還親自挑選了一個可愛的玩偶送給醫(yī)生,她希望張醫(yī)生能夠帶著這份溫暖,去幫助更多被陰霾籠罩的患兒,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走出困境,重見光明。
這面錦旗和這封感謝信,不僅是小靜及其家人對張貝貝醫(yī)生醫(yī)術和醫(yī)德的高度認可,更是醫(yī)患之間“雙向奔赴”的生動見證。張貝貝醫(yī)生表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離不開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在治療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本身的心理問題,還要重視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小靜能夠康復,是醫(yī)患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892249.com/showinfo-889-36199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責任編輯 / 梁翊韜